李白說,其實我很像孫悟空

原標題:李白說,其實我很像孫悟空



李白說,其實我很像孫悟空

文|謝琰



李白渾身都是謎,渾身都是魅力,也渾身都是毛病。他的出身就是謎。他說自己是“隴西李”,其實是“冒牌李”,他跟李唐皇室沒有半點瓜葛。他爹叫李客,這也是冒牌名兒,“客”隻是四川人對外來僑民的泛稱。李白出生在碎葉(今吉爾吉斯斯坦),五歲時才到四川,所以他本名奧斯托洛夫斯基也未可知。他的種族問題,簡直是唐詩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,有說他是印度系的,有說是阿拉伯系的,有說是蒙古與波斯混血,有說是西域胡人與漢族混血。過去有不少中國學者接受不瞭這個事實——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是外國人?不行!於是玩命為他的國籍辯護。可我覺得,李白寫漢詩寫的那麼好,不是中國人的恥辱,而是驕傲。這說明當時的漢文化多麼有影響力!就好比現在中國人考GRE比美國人考的好,這不是中國人的驕傲,是美國文化的勝利果實。

李白的身世,決定瞭他具有超越種族和地域的氣概,正所謂“明月出天山,蒼茫雲海間”;但另一方面,也讓他抓不到中原文化的精髓,尤其對政治充滿天真的幻想。他早年在四川學劍術,學縱橫,還學道。遊俠精神和縱橫傢氣質,貫穿他的政治生涯,而道教的影響,除瞭慰藉他的痛苦,更關鍵的是決定瞭他的詩歌風貌——上天入地的飛翔,仙袂飄飄的想象,對名山大川的執念,都和道教有關。在政治上,李白崇拜魯仲連。魯仲連是什麼人?第一,打仗不用刀和劍,用嘴和筆。第二,替人排憂解難之後,“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”。所以,李白不像傳統儒生那樣,通過考試或道德名聲而得到召用,而是“不走尋常路”,到處幹謁,獻文獻詩,廣結天下英豪,渴望一步登天,然後“奮其智能,願為輔弼。使寰區大定,海縣清一,事君之道成,榮親之義畢,然後與陶朱、留侯,浮五湖,戲滄洲,不足為難矣”。好傢夥!這個無學歷、無後臺的“北漂”,居然想當“輔弼”也就是宰相,而且,事兒還沒做呢,就想著“功成身退”的瀟灑背影瞭,何其天真!

請輸入標題 abcdefg



就天真而言,李白和孫悟空很像。孫悟空想上天做大官,結果做瞭弼馬溫;李白想當英雄,當宰相,結果做瞭“翰林待詔”。“翰林待詔”和“翰林學士”大不同:後者起草聖旨,還能直接向皇帝提意見,雖說不是宰相,也起碼身居機要(翰林學士後來又有“內相”之稱)。而李白的全部“機要”,隻是寫詩。當時唐玄宗的宮廷裡有陣容豪華的音樂制作班底,包括著名音樂發燒友兼作曲傢李隆基、著名舞蹈傢楊玉環、著名作曲傢兼演奏傢李龜年,還有著名填詞人李白。“雲想衣裳花想容”那三首絕唱,就是這個班底的不朽之作。如果李白真做瞭太平盛世的宰相,偶爾客串作幾首應景的好詩,何樂而不為?關鍵唐玄宗根本沒有重用李白的想法。所謂“詩待詔”,就如同“棋待詔”、“曲待詔”、“花待詔”一樣,就是一批禦用“藝人”,和漢代的優伶、西方的“弄臣”沒啥兩樣,甚至和“弼馬溫”也沒本質區別——“弼馬溫”不就是“馬待詔”嗎!所以,李白和孫悟空的政治遭遇很像——兩人都想一步登天做大官,結果被侮辱被損害瞭。然而,孫悟空本事大,能造反。李白隻能生悶氣,亂撒氣,得罪瞭宰相、太監等一批“權貴”,遂有“高力士脫靴”之類的傳說,不久就被“賜金放還”瞭。到這時候,李白才會叫嚷著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”。而此前呢,恰恰是道士吳筠、玉真公主等“權貴”,才讓李白進瞭長安。再往前看,李白寫給地方長史的書信,也充滿“摧眉折腰”的氣質,而且頗善自吹自擂,頗諳人情世故。這一點是讓人惋惜的:李白對中原文化的學習與領悟,更多放在“小聰明”上,而缺乏“大智慧”,更沒有杜甫那樣的憂國憂民的“大理想”。所以說,李白終其一生,是一個天真而浮誇的巨人,如浮雲,如旗幟,但缺一根通天徹地的脊梁骨。他晚年會犯重大錯誤,追隨志大才疏的永王李璘走上“造反”道路,也和這種政治上的天真和浮誇有關。

請輸入標題 abcdefg



藝術的規律有時就是這樣吊詭:太有道德的人,說出的話總是粘皮滯骨,讓人感覺不爽利;偏偏是一些“混賬話”,吼出來就是格言警句、大快人心。為什麼盛唐人寫詩那麼豪邁、那麼自由、那麼讓人血脈噴張?後世詩人,即便是天才如蘇軾,也寫不出“直掛雲帆濟滄海”的勁兒?我覺得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盛唐人都是自我中心主義者。他們漫遊,他們幹謁,他們上戰場,他們進科場,他們沉淪,他們灑淚,都不是為國為民——強大如盛唐,也犯不著讓人憂慮。他們要的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,要的就是永垂不朽!這一捧熾熱而純粹的生命之血,讓所有的盛唐詩都帶有元氣淋漓的精神和血氣方剛的外形。而李白,正是自我中心主義的最傑出代表。從這個點出發去看李白的詩,我們才能恍然大悟:李白詠史懷古,就是在寫他自己;李白寫友誼,也是在寫他自己;李白寫“金陵別兒童”,是為瞭寫自己“仰天大笑出門去,我輩豈是蓬蒿人”;李白寫“中間小謝又清發”,是為瞭寫自己“欲上青天攬明月”;李白寫山川風景,仍然是在寫他自己——“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”,說的不就是“謫仙人”嗎!所以,為什麼我們讀李白的詩歌,眼中常含著淚水?因為李白對他自己愛得深沉。

請輸入標題 abcdefg



如此“自戀”的李白,若真放在身邊,對皇帝而言不是賢臣,對朋友而言不是諍友,對女人而言不是好逑,對子女而言不是慈父。這也許是一切藝術天才的通病——除瞭藝術,他們一無是處。李白是個千秋萬代的偶像,但不是楷模。正如他的詩本身,傾倒眾生,但無人能學。而關於他的猜謎與求真,我相信會千秋萬代綿延下去,因為他是詩的化身,是大唐的元氣,是宋以後的中國最缺乏的那種帶著野性的人格圖騰。





欄目主持 作者:謝琰

謝琰,文學博士,北京師范大台中商標註冊申請學文學院講師,章黃國學主編。



公眾號主編:孟琢 謝琰 董京塵

美術編輯:張臻 孫雯 高佳玉

專欄畫傢:黃亭穎

責任編輯:畢錚

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



台灣商標查詢 特別鳴謝

敦和基金會

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

章黃國學

有深度的大眾國學

有趣味的青春國學

有擔當的時代國學

微信ID:zhanghuangguoxue

北京師范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

北京師范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

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

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

文章原創|版權所有|轉發請註出處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責任編輯台中商標註冊
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

閱讀 ()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
    wgy818c2j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